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11节(2 / 3)

赵祯听完报告,非常高兴,今年这一年的增长比去年多了太多,而明年又会增加,年年暴涨,年年提升,大宋的未来指日可待矣。

“看现在这个数据确实提升不菲,我有一个想法。”

赵骏摸着下巴说道。

“什么想法?”

“我觉得可以发行国债了。”

“现在就开始发行吗?”

“嗯,为了明年做准备,不过为了稳妥起见,还是不对普通百姓发国债,只给大地主们发。”

“大地主们?”

众人一头雾水,现在全国的大地主都在抵制摊丁入亩呢,人家会愿意?

“这也是给他们一条新活路嘛。”

赵骏笑道:“他们不愿意接受高额税收,不愿意卖地投资工业,可以投资国债啊,稳定给他们利息,虽然利息不高,可胜在安稳,也能弥补一部分税收的亏空。”

“唔。”

众人顿时就明白了。

这是打一棍子给个枣,而且还能让国库更有钱,属于双赢的办法。

“除此之外,得想办法让商业更加活跃。”

赵骏想了想道:“这样,取消交子务存款保管费,从明年开始,存钱就不用再给银行钱了。”

“那银行怎么盈利?靠后世那样放贷?可大宋目前国家还没有房贷的打算,这不管是从监管还是从操作上都比较有困难吧。”

赵祯提出异议。

赵骏笑道:“不是有国债吗?由交子务承办吧。买的国债有部分作为交子务运营经费,等在交子务存钱的越来越多,将来也国家也该放贷了。比如农业贷款、商业贷款,这样也能压下民间高额的利息。”

国家放贷是必须要做的事情,王安石变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放贷。

这样由于国家的利息低,百姓自然愿意找朝廷贷款,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地主富户以极高的利率剥削。

所以不管是国债还是放贷虽然都有一定问题,如监管、贪腐、烂账之类,但这些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良好运作相比,利是远远大于弊的。

不然后世全世界的国家银行也不至于都有放贷业务,这必然是一个进步的过程。

“嗯。”

赵祯见赵骏态度坚决,便也没反对道:“好,那就听大孙的,反正王安石变法也是这样,现在吏治搞好了,应该也不会出他那样的岔子。”

“那好,明年将又正式继续扩大发展规模,我务必要让大家在明年年底,或者后年的时候,见到火车的运行!”

赵骏打下了包票,亦是让在场诸多宰相们动容。

他们。

真的想死前看一看这从未见过的盛世啊!

巡视黄河

大宋庆历五年在最后一场窸窸窣窣的大雪之后,就算是落下了帷幕。

年底狄青班师回朝,带回来了黎朝的使者和国书。

安南李氏破灭之后,狄青便按照赵骏的吩咐,扶持一位前黎朝十二岁的子孙后裔上台。

由于前黎朝并不得民心,因而前黎朝就必须依附于大宋统治。

那个被扶持起来的小孩不懂,可黎氏家族的其他大人懂。所以黎氏再度掌权之后,对狄青可谓是谄媚到了极点。

对内他们立即扶持自己的势力,残酷镇压反对派。对外将大宋奉为父母,不仅上表将赵祯比作父国,还自降安南国王,不再像以前那样外王内帝,颇有点赵构那味儿。

如今整个国家权力基本上都在狄青手里,一时间狄青成为了安南太上皇,风头一时无两。

不过狄青并未在安南待多久,因为朝廷不可能让一名高级将领长时间领兵在外,因此满朝文武都在上奏,赵祯就把他召回来。

狄青便让广西路转运使杨察暂时分管安南,之后就在升龙府和江南府,也就是后世越南河内市和海防市留下了一批军队,自己带着安南新国王的使者和国书回国。

杨察作为广南西路转运使,实际上就是被赵骏派来处理这件事情,对于这件事自然要放在心上。

如今朝廷把广南西路治所从桂州迁到了邕州,相当于从桂林迁到了南宁。

一来是邕州发展确实要比桂州好,二来可以就近发展与安南之间的关系,控制安南的情况。

只是邕州离安南近不假,可毕竟那边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,大宋也不可能亲自下场吞并安南,杨察自然不可能常在升龙。

所以他就让侬智高留在安南代为大宋驻安南节度使,掌管大宋驻扎在安南的军队。

侬智高还有点不乐意。

开玩笑。

他好不容易成为大宋本土官员,还幻想着加官进爵,被调往汴梁。

鬼才想去那鸟不拉屎,又气候十分炎热的安南。

但杨察让他去安南也是有理由的。

首先是侬智高对安南的情况比较熟悉,利于掌控局势。

其次是侬智高作为边境少数民族首领,可以妥善处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